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专题 > 大学社会实践 > 工作动态 > 正文
乡村振兴青春行,‌共绘潜经新画卷 ——经济学院“桂回同心行”代表队开展2024年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 经济学院新闻传媒中心 作者: 邓畅怡、朱庭娜、黄炜祺 时间:2024年08月19日 20:40 点击数:[]

2024年7月13日-7月17日,经济学院“桂回同心行”实践团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试点村示范单位——雁山区草坪回族乡潜经村,开展为期七天的“三下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实践团通过参加乡村工作部署会、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以及金融知识的宣讲工作、开展民族团结问卷调查,用实际行动助力民族团结。

魅力回乡焕新篇

在潜经村主任吴秋红的带领下,成员们先后参观了潜经村的白氏宗祠、清真寺及回族古建筑、特色民族村寨和非遗美学书画室等。在白氏宗祠,吴秋红向成员们介绍了回族的特色文化,他告诉同学们潜经村是草坪回族乡回民的主要聚居区。成员们跟随吴秋红参观了潜经村,在历史足迹里充分感受到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随后,实践团和潜经村村委们开展调研座谈会。座谈会上,潜经村副书记白串明和主任吴秋红向成员们介绍了潜经村的发展现状、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划和未来发展目标,重点阐述潜经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他们表示潜经村下一步将以草坪回族乡40周年乡庆为契机,团结一心,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并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宣扬潜经村特色的民族文化。

学子下乡爱心传

为进一步了解当地村民的生活情况,成员们走访当地村民,倾听村民需求,并与他们深入交流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当了解到当地村民黎大姐家的玉米正处于采摘期时,成员们热情高涨,主动提出帮助黎大姐采摘玉米。到达玉米地后,成员们在黎大姐的指导下迅速投入到采摘的工作中。在采摘过程中,成员和村民之间分工明确、干劲十足,有条不紊地开展一系列采摘工作。团队成员202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吴帅表示:“通过此次采摘活动,我们不仅能够学到农业收获的知识和技能,更深刻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同时,成员们充分结合自身专业,通过走访宣讲的方式,向村民们讲解了反洗钱、数字人民币、农业保险等金融知识,向他们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的常用手法和防范措施,帮助他们识别和应对诈骗,增强村民们的防范意识,保护个人财产。通过实地走访,成员们用专业知识为村民们筑起了一道防范金融风险的坚实屏障,增进了与村民的情感纽带,展现了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宣传回乡民族风

潜经村是回汉互嵌互融发展的多民族聚居村落,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丰富的非遗文化。但经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发现潜经村的民族文化宣传力度尚有欠缺,文化交流空间仍有待提高。成员们希望借助新媒体平台宣传当地民族特色、推广回族文化,提升潜经村知名度,为潜经村文旅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此,成员们深入了解潜经村的乡村文化元素及当地民族特色,与村民亲切交流,挖掘其背后动人的故事与情感。同时,成员们精心策划拍摄脚本,邀请当地居民拍摄具有回乡特色的民族团结宣传视频和潜经村旅游宣传视频,以青春视角体现潜经村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和回乡特色建筑及乡野风光,为潜经村的文化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当地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凝聚回乡民族情

实践团成员在潜经村开展加强民族团结问卷调查活动。在民众填写问卷的过程中,同学们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进行宣传讲解,耐心地给民众答疑解惑,收集宝贵意见。

调研期间,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们举行了一场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创新开展了特色的少数民族民俗表演,展现潜经村多民族文化底蕴。成员们身着各民族的传统服饰,结合本民族的发展历史、节日节庆风俗等进行有关民族服饰的介绍,向公众展示民族的服饰之美。每一件民族服饰都独具特色,让村民们在表演和交流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营造和谐有爱的民族交流氛围。

“桂回同心行”团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实践团成员们留下的足迹和播撒的团结种子,将在潜经村持续生根发芽。在未来,实践队成员将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肩负新时代好青年的使命担当,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情感绘制民族团结同心圆,为国家的民族团结伟大事业奉献青春力量,共同描绘出民族地区繁荣昌盛的壮丽画卷!

上一条:传承非遗文化,为传统艺术续写新篇章 下一条:梧州探红迹,传承爱国情——法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关闭